遊戲心得

《 克蘇魯:死亡湮滅》Cthulhu: Death May Die 全模型上色

《 克蘇魯:死亡湮滅》Cthulhu: Death May Die 全模型上色

首此嘗試 Citadel 對比漆,效果十分的好,也加速整個上色過程。這是一篇《克蘇魯:死亡湮滅》Cthulhu: Death May Die 模型上色成品的分享與紀錄,並無實際上色的教學。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以下 Youtube教學影片,有詳細的上色示範。

《 克蘇魯:死亡湮滅》Cthulhu: Death May Die 全模型上色

首此嘗試 Citadel 對比漆,效果十分的好,也加速整個上色過程。這是一篇《克蘇魯:死亡湮滅》Cthulhu: Death May Die 模型上色成品的分享與紀錄,並無實際上色的教學。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以下 Youtube教學影片,有詳細的上色示範。

鐮刀戰爭 Scythe 全模型上色心得

鐮刀戰爭 Scythe 全模型上色心得

Scythe(戰鐮)是2016年我最期待的遊戲之一。遊戲背景是1920年代架空歷史的歐洲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被稱為”工廠”的強權重門深鎖。四周的國家趁機崛起,發展農業、軍事、擴張領土、打造巨大的機械兵,同時攏絡民心並覬覦著”工廠”遺留下來的高科技。 去年看到畫家Jakub Rozalski的美術以及Scythe的故事設定,就決定在KS上贊助了!這個月初收到遊戲,試玩了兩場確定沒有要把遊戲轉手XD 接著就花了幾天時間把遊戲中30個微縮模型全部上色。這是我第一次的模型上色,雖然事後發現不少瑕疵,但整體來說很滿意了!以下簡單地分享上色過程,以及Scythe裡五個陣營的主角、動物夥伴跟機械兵的塗色成品。 事前準備:我買了Citadel的顏料、Mr.Hobby的底漆噴灌、便宜的調色盤跟水彩筆。其中水彩筆我覺得以後可以買好一點的…這次在畫一些細節的時候覺得0~2號的小筆刷不太好用,但也可能是個人技巧不好。 底色漆(primer):我看到一些教學都會先幫模型泡澡把脫模劑洗掉,但因為我最後都看Sorastro’s Painting的教學,所以也跟著他的步驟跳過洗模型,直接上底漆。上底漆主要是方便顏料附著,上底漆前可先用無痕黏土把模型黏在紙板上,上色過程中手就不用碰到未乾的模型。 底色(base):底漆乾了後,接著就是正式的上色,把各個區塊塗上你要的顏色。原則上是從裡到外的塗會比較順,例如臉>頭髮>帽子;這樣畫臉的時候畫到頭髮也沒關係,畫頭髮的時候畫到帽子也沒關係,以此類推。完成基本上色後,應該就有個大概的樣子了。 漬洗(wash):漬洗是最簡單的步驟,又能帶來很不錯的效果。用漬洗顏料塗在模型上,水會自己流動到模型的空隙,乾掉之後就能產生自然的陰影。好像可以用普通顏料+水來自己調,我是直接買Citadel的wash專用顏料。 乾刷(dry brush):漬洗後整個模型的顏色會變暗一些,這時可以用乾刷來加強亮部,或單純多創造一個層次。筆刷先沾點顏料,然後在紙上把大部分的顏料都抹掉,再來回刷在模型上;筆刷上剩餘的顏料會慢慢地被刷上去,可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達到想要的效果。 消光保護漆: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上保護漆,因為看過一些災情…有些上了保護噴漆的模型會多了一層白灰色粉塵。到頭來我還是用了,只是過程中小心翼翼。除了分好幾批噴之外,每批都是先噴一支確定沒事再噴其他。 加強細節:乾刷後可以再用小筆刷,加強一些細節。像是皮帶上的金屬扣環、陣營的徽章…等等。 等待:最後就是放著等所有漆都乾了就好囉! 上面就是大致的上色流程,每一支模型都是照這步驟完成的。以下則分享最後的成品照。主角+動物夥伴基本上都是參考Jacob的原始畫作來配色,機械兵則有較多自由發揮的空間。 北歐(Nordic):Bjorn和麝牛Mox特別用乾刷刷出Mox頭上腳上的雪,還有畫出雜毛坐墊上的花紋。機械兵配合陣營主色,用藍灰色調。 薩克森(Saxon):Gunter和戰狼Nacht人跟狼都是黑色調,但還是有利用淺灰、深灰、黑來分出一些層次。機械兵營造出有老舊傷痕的感覺,上面”點”出了薩克森的黃底黑狼標誌。但標誌太小了很難控制力道,覺得畫得不大優,不過不細看的話還蒙混的過去XD。 波蘭(Polania):神射手安娜與戰熊Wojtek很愛這隻熊,尤其喜歡包包上的急救標誌這樣的細節。波蘭的機械兵選擇與主角服裝相近的軍綠色,有種坦克車的感覺。 克里米亞(Crimea):Zehra和戰鷹Kar拍照的時候才發現臉好像糊掉了Orz 機械兵畫成生鏽狀的銅色,同樣是配合陣營顏色。 蘇越(Rusviet):奧麗加與西伯利亞虎Changa畫這隻老虎花了不少時間,可能顏料不夠多,調很久才配出滿意的顏色。蘇越的機械兵是我覺得最帥氣的,造型也呼應遊戲名稱”鐮刀”。以金屬質感上色,另外畫上蘇越的紅星星。大合照: 最後,把上禮拜第一次玩Scythe的照片,跟現在上色後的比較一下。有人覺得模型上色後,遊戲感覺更好玩嗎?XD

鐮刀戰爭 Scythe 全模型上色心得

Scythe(戰鐮)是2016年我最期待的遊戲之一。遊戲背景是1920年代架空歷史的歐洲,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被稱為”工廠”的強權重門深鎖。四周的國家趁機崛起,發展農業、軍事、擴張領土、打造巨大的機械兵,同時攏絡民心並覬覦著”工廠”遺留下來的高科技。 去年看到畫家Jakub Rozalski的美術以及Scythe的故事設定,就決定在KS上贊助了!這個月初收到遊戲,試玩了兩場確定沒有要把遊戲轉手XD 接著就花了幾天時間把遊戲中30個微縮模型全部上色。這是我第一次的模型上色,雖然事後發現不少瑕疵,但整體來說很滿意了!以下簡單地分享上色過程,以及Scythe裡五個陣營的主角、動物夥伴跟機械兵的塗色成品。 事前準備:我買了Citadel的顏料、Mr.Hobby的底漆噴灌、便宜的調色盤跟水彩筆。其中水彩筆我覺得以後可以買好一點的…這次在畫一些細節的時候覺得0~2號的小筆刷不太好用,但也可能是個人技巧不好。 底色漆(primer):我看到一些教學都會先幫模型泡澡把脫模劑洗掉,但因為我最後都看Sorastro’s Painting的教學,所以也跟著他的步驟跳過洗模型,直接上底漆。上底漆主要是方便顏料附著,上底漆前可先用無痕黏土把模型黏在紙板上,上色過程中手就不用碰到未乾的模型。 底色(base):底漆乾了後,接著就是正式的上色,把各個區塊塗上你要的顏色。原則上是從裡到外的塗會比較順,例如臉>頭髮>帽子;這樣畫臉的時候畫到頭髮也沒關係,畫頭髮的時候畫到帽子也沒關係,以此類推。完成基本上色後,應該就有個大概的樣子了。 漬洗(wash):漬洗是最簡單的步驟,又能帶來很不錯的效果。用漬洗顏料塗在模型上,水會自己流動到模型的空隙,乾掉之後就能產生自然的陰影。好像可以用普通顏料+水來自己調,我是直接買Citadel的wash專用顏料。 乾刷(dry brush):漬洗後整個模型的顏色會變暗一些,這時可以用乾刷來加強亮部,或單純多創造一個層次。筆刷先沾點顏料,然後在紙上把大部分的顏料都抹掉,再來回刷在模型上;筆刷上剩餘的顏料會慢慢地被刷上去,可重複這個過程直到達到想要的效果。 消光保護漆:之前一直猶豫要不要上保護漆,因為看過一些災情…有些上了保護噴漆的模型會多了一層白灰色粉塵。到頭來我還是用了,只是過程中小心翼翼。除了分好幾批噴之外,每批都是先噴一支確定沒事再噴其他。 加強細節:乾刷後可以再用小筆刷,加強一些細節。像是皮帶上的金屬扣環、陣營的徽章…等等。 等待:最後就是放著等所有漆都乾了就好囉! 上面就是大致的上色流程,每一支模型都是照這步驟完成的。以下則分享最後的成品照。主角+動物夥伴基本上都是參考Jacob的原始畫作來配色,機械兵則有較多自由發揮的空間。 北歐(Nordic):Bjorn和麝牛Mox特別用乾刷刷出Mox頭上腳上的雪,還有畫出雜毛坐墊上的花紋。機械兵配合陣營主色,用藍灰色調。 薩克森(Saxon):Gunter和戰狼Nacht人跟狼都是黑色調,但還是有利用淺灰、深灰、黑來分出一些層次。機械兵營造出有老舊傷痕的感覺,上面”點”出了薩克森的黃底黑狼標誌。但標誌太小了很難控制力道,覺得畫得不大優,不過不細看的話還蒙混的過去XD。 波蘭(Polania):神射手安娜與戰熊Wojtek很愛這隻熊,尤其喜歡包包上的急救標誌這樣的細節。波蘭的機械兵選擇與主角服裝相近的軍綠色,有種坦克車的感覺。 克里米亞(Crimea):Zehra和戰鷹Kar拍照的時候才發現臉好像糊掉了Orz 機械兵畫成生鏽狀的銅色,同樣是配合陣營顏色。 蘇越(Rusviet):奧麗加與西伯利亞虎Changa畫這隻老虎花了不少時間,可能顏料不夠多,調很久才配出滿意的顏色。蘇越的機械兵是我覺得最帥氣的,造型也呼應遊戲名稱”鐮刀”。以金屬質感上色,另外畫上蘇越的紅星星。大合照: 最後,把上禮拜第一次玩Scythe的照片,跟現在上色後的比較一下。有人覺得模型上色後,遊戲感覺更好玩嗎?XD

《非常嫌疑犯》遊戲介紹與心得

《非常嫌疑犯》遊戲介紹與心得

Unusual Suspects《非常嫌疑犯》是2015就推出的派對類型遊戲,今年(2016)被CMON代理(順便換美術)後有比較多的討論,新天鵝堡似乎也將推出中文版。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,這就是個以貌取人的遊戲! 玩家扮演警探,要合力找出罪犯。其中一名玩家是目擊者,知道犯人是誰。但目擊者本身是個怪人,他不能直接說出犯人是誰,只能描述犯人的個性、喜好、習慣等等,讓警探藉此推敲出真正的犯人。 【簡易規則】(時間10-30分鐘、人數3-18人) 遊戲設置: 將嫌疑犯卡片(共有50張)洗一洗,然後抽出12張排成3x4的長方形(照片中多排了一排...)。選擇一位玩家扮演目擊者,他會知道犯人是誰。其他玩家則扮演警探,透過判讀目擊者的證詞來推敲出犯人。 遊戲目標是警探要合力從12名嫌疑犯中刪除掉11個無辜的人,留下唯一的犯人。遊戲開始前,目擊者抽取一張罪犯卡不讓其他玩家看到;罪犯卡上會標示出12個格子中的其中一個,那個人就這場遊戲的犯人。 遊戲流程: 每回合目擊者從一大疊問題卡中抽一張,並回答「是」或「否」。問題包羅萬象,比方說: 「他/她抽菸嗎?」 「他/她每天早上會看報紙嗎?」 「他/她喜歡打電動嗎?」 「他/她會下廚嗎?」 目擊者看看場上犯人的長相,完全根據他的外表來回答這些問題 XD 而警探再根據目擊者的回答,自由討論誰可能是犯人、誰可能不是;討論後必須蓋掉至少一張他們覺得不是犯人的人。如果蓋到犯人,立刻輸掉遊戲。如果不是蓋掉犯人,可自由選擇要繼續蓋牌還是要停。 選擇停止後,這回合就結束。新回合開始目擊者再抽一張新的問題來回答。一直持續這個過程直到場上的11個嫌疑犯都被蓋掉,留下真正的兇手,大家就一起獲勝。   【遊戲心得】 雖然俗話說「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」,西方人說「Don'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」,但玩一場 Unusual Suspects 你會發現我們超輕易就可以光憑外表去評斷一個人XD 各種歧視、成見、甚至人身攻擊都會出現,我覺得這都是遊戲歡樂的地方!...

《非常嫌疑犯》遊戲介紹與心得

Unusual Suspects《非常嫌疑犯》是2015就推出的派對類型遊戲,今年(2016)被CMON代理(順便換美術)後有比較多的討論,新天鵝堡似乎也將推出中文版。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,這就是個以貌取人的遊戲! 玩家扮演警探,要合力找出罪犯。其中一名玩家是目擊者,知道犯人是誰。但目擊者本身是個怪人,他不能直接說出犯人是誰,只能描述犯人的個性、喜好、習慣等等,讓警探藉此推敲出真正的犯人。 【簡易規則】(時間10-30分鐘、人數3-18人) 遊戲設置: 將嫌疑犯卡片(共有50張)洗一洗,然後抽出12張排成3x4的長方形(照片中多排了一排...)。選擇一位玩家扮演目擊者,他會知道犯人是誰。其他玩家則扮演警探,透過判讀目擊者的證詞來推敲出犯人。 遊戲目標是警探要合力從12名嫌疑犯中刪除掉11個無辜的人,留下唯一的犯人。遊戲開始前,目擊者抽取一張罪犯卡不讓其他玩家看到;罪犯卡上會標示出12個格子中的其中一個,那個人就這場遊戲的犯人。 遊戲流程: 每回合目擊者從一大疊問題卡中抽一張,並回答「是」或「否」。問題包羅萬象,比方說: 「他/她抽菸嗎?」 「他/她每天早上會看報紙嗎?」 「他/她喜歡打電動嗎?」 「他/她會下廚嗎?」 目擊者看看場上犯人的長相,完全根據他的外表來回答這些問題 XD 而警探再根據目擊者的回答,自由討論誰可能是犯人、誰可能不是;討論後必須蓋掉至少一張他們覺得不是犯人的人。如果蓋到犯人,立刻輸掉遊戲。如果不是蓋掉犯人,可自由選擇要繼續蓋牌還是要停。 選擇停止後,這回合就結束。新回合開始目擊者再抽一張新的問題來回答。一直持續這個過程直到場上的11個嫌疑犯都被蓋掉,留下真正的兇手,大家就一起獲勝。   【遊戲心得】 雖然俗話說「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」,西方人說「Don'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」,但玩一場 Unusual Suspects 你會發現我們超輕易就可以光憑外表去評斷一個人XD 各種歧視、成見、甚至人身攻擊都會出現,我覺得這都是遊戲歡樂的地方!...

《死亡寒冬》囚犯困境兩人變體

《死亡寒冬》囚犯困境兩人變體

死亡寒冬(Dead of Winter)支援的遊戲人數是2~5人,但我從來沒玩過2人的 ^^" 前幾天看到這個「囚犯困境兩人變體」,今天玩了第一場兩人的死亡寒冬!以下是變體規則還有玩過一次的心得。  囚犯困境兩人變體最初是由Jon Gilmour(死亡寒冬的其中一位設計師)發表的,經過網友在BGG的討論與回饋後重新整理的規則如下: 死亡寒冬─囚犯困境兩人變體規則 遊戲設置: (1)依照遊戲說明書的兩人規則設置 (每位玩家的起始物品改為七張、起始倖存者變成四選三) (2)將標示"非合作"(non co-op)記號的抉擇卡移除(3)兩位玩家都各拿一張普通秘密目標,和一張叛徒秘密目標 (4)選擇劇本(主要目標)後,使用困難(Hardcore)那一面來進行遊戲 規則變動: 不可執行「放逐玩家」(Exile a Player)行動 遊戲結束方式和勝利/失敗條件如下: (1)主要目標達成。如果其中一位或兩位玩家完成了他們的普通秘密目標,他或他們獲勝。如果兩位玩家都沒有完成秘密目標,兩人都輸。 (2)士氣降到0,且其中一位玩家完成了他的叛徒秘密目標。此情況該玩家單獨獲勝。 (3)士氣降到0,且兩位玩家都完成了他們的叛徒秘密目標。此情況下兩位玩家都輸。 心得: 遊戲最明顯的變化就是,過程中不會再有「是否有人拿到叛徒卡」的不確定感,或是某人做了可疑行動後產生「他會不會是叛徒?」的懷疑和互相指控。取而代之的是,你百分之百確定眼前的隊友/對手握有一張叛徒秘密目標,問題只是他要不要那麼做、能不能做到、而你自己又打甚麼算盤? 遊戲實際開始後其實和普通的死亡寒冬差不多,即使有叛徒(以這變體的情況來說,即使有人想完成叛徒目標),一開始也不會表現的很明顯,畢竟士氣降到0之前還需要花點時間把次要目標完成才行。另外在普通遊戲中,拿到秘密目標後你大致上有個明確方向,而在囚犯困境變體中某程度比較容易「分心」,會讓人想同時追求兩個目標,以免計畫出錯還有個備案;但也可以說是策略上變的比較有彈性。 我這場抽到的普通秘密目標是《新的家人》,要在場上有12個倖存者,兩人遊戲抽到這個覺得有點難度...幸好開場同時抽到了消防員Gabriel(能力可快速搜尋倖存者),不然可能一開場就投向叛徒目標了XD 無疑地,要選擇完成普通或叛徒目標,除了個人偏好和玩家互動外,與該場遊戲的劇本、抽到的角色和秘密目標都有關係。 用Gabriel的能力確實在幾回合內就找到了足夠完成秘密目標的外來者卡片,但我們骰運很好的陸續讓三個角色被咬傷死亡 Orz,在倒數第二回合士氣降到1;多死了三個倖存者也打亂了原先的計畫...這時候我首次受到誘惑想背叛 XD 這也是囚犯困境最有趣的地方,如果一帆風順,人人都願意當好人,但如果都自身難保了,背叛殖民地就顯得頗吸引人。這應該也是變體要求使用困難模式來進行遊戲的原因,如果主要目標本身的難度過低,會降低想背叛的誘因,也就失去了是否背叛的猶豫與掙扎,以及懷疑對方是否會背叛的不信任感,而這些都是讓遊戲變的有趣的地方。 單以這場遊戲來說,我們在最後一回合結束時完成主要目標,兩人也都完成了各自的普通秘密目標,共同獲得勝利。老實說除了連續骰到咬傷那時候讓我內心動搖了一下,不然全程我基本上是朝著完成好人目標前進,而隊友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(雖然事後他也說過程中有想過改換叛徒目標XD)。或許是玩得太平和,我們沒有真的體驗到囚犯困境的那種掙扎,也可能要多玩幾次或和不同的人玩才能給予更客觀的評價。...

《死亡寒冬》囚犯困境兩人變體

死亡寒冬(Dead of Winter)支援的遊戲人數是2~5人,但我從來沒玩過2人的 ^^" 前幾天看到這個「囚犯困境兩人變體」,今天玩了第一場兩人的死亡寒冬!以下是變體規則還有玩過一次的心得。  囚犯困境兩人變體最初是由Jon Gilmour(死亡寒冬的其中一位設計師)發表的,經過網友在BGG的討論與回饋後重新整理的規則如下: 死亡寒冬─囚犯困境兩人變體規則 遊戲設置: (1)依照遊戲說明書的兩人規則設置 (每位玩家的起始物品改為七張、起始倖存者變成四選三) (2)將標示"非合作"(non co-op)記號的抉擇卡移除(3)兩位玩家都各拿一張普通秘密目標,和一張叛徒秘密目標 (4)選擇劇本(主要目標)後,使用困難(Hardcore)那一面來進行遊戲 規則變動: 不可執行「放逐玩家」(Exile a Player)行動 遊戲結束方式和勝利/失敗條件如下: (1)主要目標達成。如果其中一位或兩位玩家完成了他們的普通秘密目標,他或他們獲勝。如果兩位玩家都沒有完成秘密目標,兩人都輸。 (2)士氣降到0,且其中一位玩家完成了他的叛徒秘密目標。此情況該玩家單獨獲勝。 (3)士氣降到0,且兩位玩家都完成了他們的叛徒秘密目標。此情況下兩位玩家都輸。 心得: 遊戲最明顯的變化就是,過程中不會再有「是否有人拿到叛徒卡」的不確定感,或是某人做了可疑行動後產生「他會不會是叛徒?」的懷疑和互相指控。取而代之的是,你百分之百確定眼前的隊友/對手握有一張叛徒秘密目標,問題只是他要不要那麼做、能不能做到、而你自己又打甚麼算盤? 遊戲實際開始後其實和普通的死亡寒冬差不多,即使有叛徒(以這變體的情況來說,即使有人想完成叛徒目標),一開始也不會表現的很明顯,畢竟士氣降到0之前還需要花點時間把次要目標完成才行。另外在普通遊戲中,拿到秘密目標後你大致上有個明確方向,而在囚犯困境變體中某程度比較容易「分心」,會讓人想同時追求兩個目標,以免計畫出錯還有個備案;但也可以說是策略上變的比較有彈性。 我這場抽到的普通秘密目標是《新的家人》,要在場上有12個倖存者,兩人遊戲抽到這個覺得有點難度...幸好開場同時抽到了消防員Gabriel(能力可快速搜尋倖存者),不然可能一開場就投向叛徒目標了XD 無疑地,要選擇完成普通或叛徒目標,除了個人偏好和玩家互動外,與該場遊戲的劇本、抽到的角色和秘密目標都有關係。 用Gabriel的能力確實在幾回合內就找到了足夠完成秘密目標的外來者卡片,但我們骰運很好的陸續讓三個角色被咬傷死亡 Orz,在倒數第二回合士氣降到1;多死了三個倖存者也打亂了原先的計畫...這時候我首次受到誘惑想背叛 XD 這也是囚犯困境最有趣的地方,如果一帆風順,人人都願意當好人,但如果都自身難保了,背叛殖民地就顯得頗吸引人。這應該也是變體要求使用困難模式來進行遊戲的原因,如果主要目標本身的難度過低,會降低想背叛的誘因,也就失去了是否背叛的猶豫與掙扎,以及懷疑對方是否會背叛的不信任感,而這些都是讓遊戲變的有趣的地方。 單以這場遊戲來說,我們在最後一回合結束時完成主要目標,兩人也都完成了各自的普通秘密目標,共同獲得勝利。老實說除了連續骰到咬傷那時候讓我內心動搖了一下,不然全程我基本上是朝著完成好人目標前進,而隊友給我的感覺也是如此(雖然事後他也說過程中有想過改換叛徒目標XD)。或許是玩得太平和,我們沒有真的體驗到囚犯困境的那種掙扎,也可能要多玩幾次或和不同的人玩才能給予更客觀的評價。...